公司2014年收入1.21億元,預計2015-2016年收入分別為1.71億元、2.10億元;公司2014年凈利潤為1,708萬元,預計2015-2016年凈利潤分別為3,600萬元、4,620萬元。”
這吸引了我的注意,公司怎么那么有把握敢于這么寫經營計劃?并且,目前市值不到3.6億,按照15年3600萬利潤,15年市盈率不到10倍!如果按照公司的邏輯,增長有產業升級,進口替代等增長趨勢,那這定價也實在便宜。
我們新三板團隊做了案頭研究,并于7月第二周對其進行了調研,參觀了公司,見到了公司總經理和董秘,也了解了公司的底氣以及未來的發展思路。而我們去之前,就沒有機構來過調研,也沒有電話咨詢這個經營計劃的可行性。
定價、定價、定價!
新三板公司整體定價效率不高,主要是三個層面:
第一是是信息沒有充分被吸收。不像A股,研究公告和年報需要比較深的功力,而現在新三板年報和公告里就有很多裸露在地面的黃金,而沒有被人發現。
第二是是信息沒有被充分理解。新三板市場有從眾的風氣,A股炒作互聯網服務類的公司,新三板也如是,因此互聯網服務的公司估值高的嚇人,但是對于很多其他類型服務類公司,成長也很好,但是A股從來沒有出現過類似公司,這樣的公司估值就很低。特別是在800家服務類公司里,存在不少機會。
第三是是新三板研究員太稀缺,相比A股被研究員深挖研透的公司,三板公開有研究報告的公司太少。
根據有效市場假說,定價效率不高的市場機會大同時風險大。
溝通、溝通、溝通!
我發現,調研的時候,多少新三板公司對投資者非常熱情,踏實做事,態度誠懇,比相當多爾虞我詐的A股公司強多了,還不會玩資本游戲。但是,很多新三板公司對自己公司的估值定位并不清晰,在股權設計上,在做市上,很多都沒有想清楚,很多新三板公司還不懂資本市場。
這點從增發上看得出來。有些增發價定的特別低(連我都認為對于一家成長性公司來說,估值給定的太低了),有些增發則漫天要價,貴的嚇人。有些則根本就不增發,有些一年增發好多次。有些超低價增發給做市商,導致做市商做市成本太低,上來做市商就會砸著賣賺價差。
好的公司居然不增發。比如,我看年報看到一家很好的掛牌新三板小公司,打電話過去就問增發不增發,人家董秘說根本不缺錢(你看我們賬上,幾千萬現金呢),不增發,我心里就很郁悶,問不增發你掛啥牌?董秘說券商忽悠的呀,不過董秘安慰我說,券商忽悠以后會做市。我心里想,如果價格合適,也只能做市買了。
在股權設計上,在融資規劃上,在估值定位上等眾多問題上,還需要機構投資者和新三板公司互相溝通,幫助新三板公司提高。